查看原文
其他

范周︱推动文化创新,解决开采人才“富矿”的组合命题

范周 言之有范 2021-07-18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而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更好激发释放文化产业人才价值,这本就应该是一对组合命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当下国内各个城市的“抢人大战”持续升温,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应更关注质量而不是数量。把人请进来不容易,如何用对人,有效推动创新更重要,所谓“人尽其用”而不仅是“人在其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要求“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报告中还提到,“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文化产业是当今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它正在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巨大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潜力更是产生了大量的产业人才需求,但我国文化产业人才成长的脚步似乎未能与产业发展的速度同步起来。随着我国文化消费增长进一步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要统筹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人才问题至关重要。文化产业人才需要什么,人才机制如何落地,如何与创新驱动战略相协调,有待破题。


一、文创人才问题何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但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相比仍不相适应,文创人才长期落后于产业的发展。具体而言,文创人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人才存在缺口


一是缺乏核心创造人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系统化培养各层次的文创人才,参与文化产业各个具体门类之中。其中,培育和吸引核心创造、创新人才,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领域的创造力和全球话语权。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创造能力有待提升,影视、动漫等核心产业叫好叫座的精品仍是少数。


二是缺乏“文化+”复合人才。伴随产业的发展,“文化+商科”“文化+法学”“文化+互联网”“文化+公共管理”等文化领域工作的内容增多、专业化需求提高。同时,伴随文化产业与科技、农业等领域融合的加深,跨界人才的需求量加大。然而目前,无论是从业者还是研究者,了解和熟悉文化领域特点的复合型人才缺口仍然较大,不利于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学科认定待突破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学科归属混乱的现象。文化产业涉及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根据各培养单位、研究机构重点领域和认知的不同,归属于不同学科。目前全国170多所大学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专业归属各有不同,包括了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或其他学科。由于文化产业的学科交叉性,使其在研究体系、研究资源、学历认证等方面处于弱势,不利于人才就业和深造。此外,很多高校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学生毕业后与需求市场脱轨,缺乏竞争力。


3.就业结构失衡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就业人口持续增长,文化产业就业容量大、形式灵活的优点得到了充分发挥。但在文化产业就业总体增长的趋势下,隐藏着复杂的就业结构问题,集中表现为供需的不平衡。具体而言,传统行业人力资源需求在下降,但就业人数总量仍然巨大。其中,广播电视产业吸纳了将近1/4的文化产业就业人口,仍然是产业人才的就业首选。而文化信息服务和以电子竞技为代表的文化休闲娱乐等新兴领域发展迅速,虽然近几年就业人数稳中有涨,但尚无法匹配当前行业发展的速度和人才需求。供需不平衡一定程度上是就业观念与就业环境发展不同步造成的。在择业中,公职编制、企业规模、品牌名气、薪酬待遇、工作地点等要素的诉求强盛,而建立在行业发展前景预判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基础上的前瞻性择业观念相对缺乏。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就业情况不理想,尤其是乡(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匮乏。受制于有限的购买力和少数的政府编制名额,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和人才缺位。虽然社会力量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的空白,但要实现文化精准扶贫,稳定的专职队伍必不可少。


2017H1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增速



4.产学研合作缺位


文化产业在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研、教育、文化、生产的资源优势协同和集成。产学研合作在文化产业领域得到普遍共识,但相关人才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还不够。随着文化产学研合作的加深,各高校科研项目增多,但普遍存在科研项目开展困难的情况,立项手续繁多、经费不足、审核进度缓慢、报销难等问题,影响科研成果转化。新的产业模式,新业态的出现也迫切需要一大批专业精、能策划、会经营管理、掌握高科技、有能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的从业者和研究者。


5.“双创”环境待优化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几个月后,“双创”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双创”实践。2017年,国家日均新设企业由五千多户增加到一万六千多,创业活力盎然。然而各地在“双创”政策落地执行及其效能等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北京、上海、深圳双创成效位居前列,而一些省份的双创活跃度则与本省所拥有的高新技术资源优势不符。一批“双创”基地、众创空间重视物质环境建设,但是企业共享、互动和行业指导机制不落地,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不足,平台服务功能较弱。


此外,人才的去组织化、离散化工作模式越来越普遍,以网络文学作家、自由撰稿人、互联网“大V”等为代表的一批自由职业者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意群体,并受到广泛关注。根据现有行业和新型业态发展情况,动态调整与增补人才扶持政策的对象范围很有必要。



二、文化产业人才活力如何释放?


1.推进文化产学研有效互动


2017年5月3日,《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下发,在文化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提出“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对文化领域的科技投入,并引导文化企业先行投入开展研发攻关,政府部门以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以奖代补、政府采购等形式进行支持,探索设立文化科技类扶持基金等几点措施。”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推动文化产业向前发展,需要加强产学研各个环节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推动协同创新。深入开展文化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发展自主品牌,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理顺体制机制,加大科研经费管理的灵活性,落实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强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2.“双创”环境提质发展


文化产业的创新创业,需要政府与社会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创新创业的管理与服务,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为市场主体松绑。大力发展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完善场地、网络、资金、人才等扶持政策。有效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等资源集聚优势,利用产学研协同机制,促进创新创业要素自由流动,支持中小企业做优做强。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平台服务效能。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念,落实创新创业指导和培训机制。


3.根据行业发展,动态调整人才激励机制 


2017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公布后,各省区市相继出台人才政策。黑龙江结合省内国企密布并占有重要经济社会分量的现状,增加了国企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比例;《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中要求,对于调入迁入的高层次人才,在科研项目扶持、人才培养使用以及住房、购车、子女入学、户籍、税收等多方面给予优惠保障;长沙发布“人才新政22条”,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资金10亿元以上。近日,《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提出要加大文化创意人才引进力度,包括建立面向文化创新贡献突出且依法纳税的自由职业者的人才引进通道。


面对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和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把对人才的待遇从重视薪酬待遇转向引进待遇与后续配套待遇并重,更大程度地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根据现有行业和新型业态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企业和人才的认定统计标准,让新业态人才共享政策红利。


参考来源:

兰州日报,《文化产业发展亟待破解意识和人才瓶颈》

搜狐教育,《各地人才优惠政策,你选择去哪座城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我国文化产业就业与人才问题研究》

END


责      编 | 谭腾飞

美      编 | 何诗涵


推荐阅读

范周 | 大市场监管改革创新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范周 l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扩大消费的新动能

范周 l 脱贫攻坚战,文化不能缺席

北京政策 | “抢人大战”给文创加码,《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发布施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